圈椅是因靠背與扶手相連成圈形而得名,是交椅的改進,圈椅的組成由扶手圈“鵝脖”聯邦棍,內翻馬蹄托泥而結構組成。后來逐漸發展為專門在室內使用的圈椅,大多成對陳設。“天圓地方”是中國人文化中典型的宇宙觀,圈椅是方與圓相結合的造型,上圓下方,以圓為主旋律,圓是和諧,圓象征幸福;方是穩健,寧靜致遠,圈椅完美的體現了這一理念。
其椅圈因成弧形,只在背板正中浮雕一組簡單的紋飾,背板都做成“S”形曲線,是根據人體脊椎骨的曲線制成的。其造型古樸典雅,線條簡潔流暢,在盡頭扶手處的云頭外透雕一組花紋,既美化了家具,又起到格外加固的作用。其靠背板攢框鑲心,上部如意形開光內雕麒麟紋,中部方形委角開光內雕花卉紋,下部為如意紋壸門亮腳。背板及椅柱兩側飾邊牙條。座面上三面圍錦繡雕花卉紋圍欄。高束腰上鑲螭紋絳環板。壸門式牙與腿交圈。三彎腿,龍爪式足,足下帶托泥,托泥飾壸門式牙條。體現了中國古代家具中少見的華麗風格,尤其是金絲楠木制作的圈椅更為上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