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絲楠木以其鐘毓秀之姿位居楠木這冠。在歷史上,雖因其色澤如金,雍容典雅而成為歷代帝王深宮這禁臠,尋常不得見其姿容。然而白云蒼狗,滄海桑田,多少帝王如煙云過客,重重宮闕復飛塵土。國此諸多禁中秘寶。大內珍藏流散于民間,金絲楠木器具變多風流云散,為知其音者所雅賞與私藏。故而在歷史上,金絲楠木雖以其稀有而罕見芳蹤,但變會偶露崢嶸,這種“猶抱琵琶半遮面”之亮相,益發引人遐思,使文人雅士對其贊不絕口,青眼有加。
然文人所重者并非其金絲萬縷、價值罕匹。而在于其質性之潤,癭榴之節,修長真順,馨香雅潔;時光難蝕,歲月弗奪;慣居窮谷, 堪登廟堂。
有緣于此,賞木便成為與口竹賞菊同等之文人雅事。一方雅包凈室,二三素心之人,焚香煮茗,擺案列幾。或輕撫柱礎楹廊之浮雕,或嘆賞箱體柜面之癭榴;或把玩翹頭書案之如意支頭,或品味香幾面板之金色流光;或著意筆筒筆海之薄間俏色,或鐘情根雕圍屏之雕鏤造型或陶醉于近代家具氤氳之香氣,或沉觀于成年陰沉木天然之意趣。不同于梅蘭竹菊。蒼松翠柏之天然本色金絲楠木不僅表現 為自然 造化之杰作 ,更體現 了人類巧奪天工的智慧。可謂”秉天地之靈秀”。得良工之削斫,進而參通天 地人三才”了。
一方面,那一方方樸實無華的原木,以其包裹在表皮 下流金益彩的質地,成為蘊含了天地之精華和靈氣 的佳木良材。沉凝而厚重,大氣而內斂。另一方面,即如璞玉渾金只有經過精心 雕琢加工才能成為奪自然造化之功的杰作 ,金絲楠木亦然。那如絲如緞入手微溫之質性,如貓眼琥珀般影影而動之流光,只有經過 名師巨匠之精雕細刻才可能得以完美無瑕地的展現 ,典雅而高貴,簡約而悠遠。
面對著天然未鑿之金絲楠木,仿佛身處一個久遠之歷史時空下,體味著千百次的輪回,傾聽著無盡的 滄桑。而一件件精美絕倫的金絲楠木家具,品鑒那匠心獨具的傳世之作時,猶不能為其技藝與思擊節喝彩,嘆為觀止。
金絲楠木的這份與眾不同的物質,正與中國傳統文人之精神情趣溝通暗合——沉凝大氣 ,華而不奢;從容優雅,含而不露;溫潤雍然,卓爾不群故此,金絲楠木便成為寄托士大夫精神之最佳載體之一,自明清以來,廣為文人雅賞,名士珍藏。尤其在當代 ,經歷與百年 來的文化厄史,金絲楠更以其特有之價值,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之載體 ,向巨人展示中華文化之無窮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