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近些年來房地產市場的紅火,以及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,烏木家具市場迎來快速發展時期。與此同時,由于整個市場尚不規范,相關標準尚未建立,使得這些年消費者對于烏木家具類的消費投訴也日漸增多。來自深圳市消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,從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,市消委會收到的關于烏木家具類的消費投訴數量有120多宗,而其中烏木家具質量相關投訴最多。在采訪中,一些消費者不禁嘆道,烏木家具行業何時才能真正規范、成熟起來,讓人們能夠安全、放心、明明白白消費。
目前為了家居環保,不少市民在選購木質類烏木家具時會挑選烏木家具,但要注意:并不是所有板材烏木家具都是不環保的,一些大品牌的板材烏木家具很可能比小品牌的烏木家具更環保。這是因為市場上有不少混淆概念的偽烏木家具。
有一些雖然宣傳是烏木家具,但在隱蔽部位使用了板材。而有的根本不是烏木家具,卻在宣傳中誤導消費者,比如“烏木顆粒板”,不明真相的消費者都會以為烏木顆粒板也是烏木,而其實,烏木顆粒板的俗名就是刨花板,在木業專業術語中根本沒有“烏木顆粒板”這個詞,是商家為了往烏木方向靠攏生造出來的詞。
為防范這些綠色陷阱,消費者最好在購買時,把商家的宣傳承諾都寫在合同上。如果對方連這樣的證據都不敢留,就極可能有虛假宣傳的嫌疑。
烏木家具、建材行業有很多"雜牌"產品,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沒有獨立的工廠和門店,他們常掛靠在某些所謂的專業團購網站上。這些商家無須提供相關資質,只需要向網站交納一定的廣告費用,便開始召集團購的會員。對此,林產品質監站的工作人員建議消費者,首先應盡量回避無法看到實物的網絡團購活動;其次,要選擇正規的團購網站及有一定知名度的烏木家具建材品牌。
很多商家為了增大產品的銷量,都會打出超低的價格吸引消費者,然后在售后服務上動手腳,收取高附加費。消費者在搶購到貨品后,常忽略了產品的售后服務。市消協的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:這種行為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,此種情形下,消費者有權要求商家退還全款,并向消費者協會投訴,以保護其他消費者的權益。
很多消費者購買了展銷會上的烏木家具發現質量問題后,常投訴無門。今后,這一責任將由展銷會主辦單位負責追償。此次格式合同規定,在市場或展銷會上銷售的烏木家具,如果存在質量問題,又趕上烏木家具企業撤離,消費者可依據合同,要求市場或展銷會主辦單位先行賠付。而所有在市場或展銷會銷售的烏木家具企業,在簽合同時,均有義務,將之先交主辦單位蓋章。